武汉封城期间,很多私家车的行驶里程数都是零,陈伟的行车里程却增加了6000多公里。不是他违反了小区封控管理,而是那时的武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需要他和他的同事们。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集中力量救治患者的同时,一场医疗废物处置攻坚战同步打响。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作为武汉市辐危中心危险废物管理科科长,陈伟从城市运行后台走上抗疫火线多名武汉生态环保人跑完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看到医疗废物一次次送入焚烧炉焚烧,送完新冠病毒最后一程,陈伟知道,那一刻武汉离安全不远了。
战疫期间,武汉医疗废物的产出量,从日常的每天40吨左右,陡增到峰值的247吨。这些医疗废物,一旦得不到及时、安全有效的处置,病毒就可能会随着物品流入公共空间,危及不特定人群的健康安全。
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成倍增长,负责医废统计和处置的生态环境系统也进入了“战时”状态。
疫情前,医疗废物的数据统计一般是人工作业。新冠疫情产生的大量医疗废物,超出了人工承受负荷。一方面,人工作业无法准确掌握医废增长幅度及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无法准确掌握各医院医废产生量及分布情况,合理调配运力更是无从谈起。
信息化手段也许是破题的“钥匙”。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决定开发一套“医废通”信息系统,让所有医疗单位能快速、方便地填报当天的医废产生、运输、处置情况。
2月25日,正在一线奔忙的武汉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汪璞突然接到任务。在特殊时期和封城的情况下有没有信息化机构愿意接这个研发工作?可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汪璞心里没有底。很快,获悉需求信息的深圳博沃公司湖北负责人李义主动请缨:“我们来干。”
武汉市环境信息中心立即与深圳博沃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受疫情影响,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也无法返回公司上班。调度、研发、会商等工作全部只能在线上完成。
虽然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每天都睡不了四五个小时,但是汪璞还是一再催促李义,“战士们现在‘赤手空拳在战场,没有好‘武器,这仗要怎么打?你们必须加快进度,让APP尽快上线个小时后,第一版“医废通”APP上线运行。至此,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库存量、转运量、处置量情况,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都能精准掌握,通过数据研判做到科学调度。
在APP上线前,陈伟所在科室的同事要逐个给15个区局致电统计数据。区局还要逐个给辖区医疗机构打电话,三个人每天统计分析数据的时间都要三四个小时。医废通上线后,一个人仅用半小时就完成统计。
“这款APP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汪璞说,最让人感动的是,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研发出来的这款APP,是无偿捐赠给武汉抗疫使用。
9月25日,在成都举行的2020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上,这款APP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智慧环保创新案例。10月12日,《医废通助力疫情防护“最后一公里”》获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优秀应用案例”。
统计数据只是其中一道难题,提升解决能力才是破题关键。疫情之初,因处置能力跟不上,不得不动用上工业危废处置企业来救急。
武汉北湖云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武汉市最大的工业废物处理厂。1月24日除夕,陈伟赶到该工厂,焚烧处理封城以来第一炉医疗废物。“工业危废与医疗废物的处置有很大不同,医疗废物带有传染性物质,比工业危废的消杀要求高得多,对人员的防护要求也高得多。”陈伟需要做的,就是现场指导和协调全流程。
当日,满载近1吨医疗废物的转运车一到,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马上对车辆全方位消杀。36桶医疗废物被一一卸车后,消杀人员马上对36个桶逐一消杀。随后,这1吨医疗废物方可进入焚烧炉焚烧。
当时的武汉,专业处理人员、处理设施和装备极度缺乏。生态环境部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紧急调来140名医疗应急处置专业技术人员,日处置能力近80吨的39台移动式处置设备,22台垃圾转运车和口罩、防护服等一大批抗疫物资支援武汉。
2月15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驰援武汉的医废处置设备即将到汉。这一天,武汉突降大雪,气温降至冰点。14时不到,陈伟早早地赶到黄陂东高速口。16时许,在风雪中守候了两个多小时的陈伟,终于迎来了驰援的车队。这时,他的羽绒服已经被风雪浸湿,双脚也冻得不住地跺脚。
但陈伟顾不上身体的不适,他马上组织人员连夜安装。2月16日一大早,其中一台车载式焚烧炉在江夏长峰医院安装到位,并迅速投入了使用。
在部、省、市各方支持下,2月29日武汉启动积存医疗废物“清零行动”,到3月2日将前期积存192吨医疗废物全部清运处置,首次完成医废“清零”目标,并持续保持日产日清。
今年9月,李华怡和陈伟分别荣获省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谈及荣誉,他们谦虚地说,“这是全市1300多位环保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1月23日火神山医院建设启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武汉是抗疫的主战场,火神山医院就是战场的最前线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李华怡奔赴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负责环保设施的建设。从环保设施建设到运行维护,李华怡一直在这里坚守,只到4月中旬医院休院。
如果说,10天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是个基建奇迹。那么,同时建成安全规范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处置设施,就是一个环保的奇迹。
医院建设期间,每天一大早,李华怡就驱车40多公里来到工地。踏着泥泞道路,穿过偌大的工地,来到废水处理站、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站的建设现场。从协调解决施工场地、吊装设备到配件材料用水用电保障,从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到协调物流车辆道路通行,从落实后续环保设施运维单位到落实有关人员食宿等,每天的事情千头万绪,各种困难等待一一化解,李华怡成了火神山医院的“另类包工头”。
上海一家公司向火神山医院无偿捐赠了一台医疗废物焚烧炉。但1月底道路交互与通行受阻,物流公司未开工,焚烧炉难以及时从青岛送达医院现场。李华怡多方协调,最终在青岛市内寻得一家物流公司和热心的志愿者司机。2月1日夜间,这台焚烧炉终于顺利送达。
在焚烧炉烟道安装时,工人发现有一耐高温的垫片破损,无法正常使用。李华怡依据经验判断武钢可能有类似材料,随即迅速与武钢联系,两三个小时内他们临时赶制了垫片送到现场,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这样的难题几乎天天都有。“疫情不等人,我们要把全国、全省、全市的力量整合起来,办法总比困难多。”李华怡说。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火神山医院环保设施如期建成投用。
火神山医院运行后,李华怡依然坚守抗疫一线,继续承担起环保设施运行维护保障工作。该医院环保设施运行任务实现了零感染、零事故,有效维护了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在雷神山医院,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夏分局总工程师李宗泽和他的同事们,也跟李华怡一样,克服重重困难,守住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李华怡在火神山医院坚守了50多天,陈伟则在各定点医院和医废处置点奔波了75天。从除夕到4月8日解封,陈伟已经记不清来往金银潭医院、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和医废处置点有多少次。唯一留下的记录,就是他车辆上显示的6000多公里里程。
“辛苦的不只是我,大家都在拼命。”陈伟介绍,科室女同事宋雯,父亲患上骨癌,每隔一两个月就需要住院,因为疫情只能在家保守治疗。宋雯一边要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还要居家统计医废数据。大年初七,宋雯就返回办公室,为驰援武汉的医废处置人员发放防疫物资,办理通行证,“我们没让她来现场,但她还是坚持要在办公的地方待命,生怕同事们忙不过来。”
这样的坚守还有很多。科室另一位同事胡伟桐,老家在安徽。春节前夕,他本来已经买好了回老家的火车票,想让从来没见过重孙女的爷爷奶奶,看一看孩子。疫情形势逐渐严峻,胡伟桐意识到岗位上需要他,他毫不犹豫地退掉了火车票。
胡伟桐的女儿只有两岁,坚守在医废处置现场,也代表着离风险更近,不担心年幼的孩子吗?
“医疗废物处置妥当,整个疫情防控才能形成闭环。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跑完疫情防护的‘最后一公里’。”胡伟桐和家人反复解释,终于得到家人支持。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早上出门前,女儿还没睡醒,晚上回家时,女儿早已熟睡。在前线多天,视频通话是胡伟桐和孩子交流的唯一途径,“我有时候都不敢跟女儿视频,每次听到女儿问,何时可以回家抱抱她,我都会忍不住鼻头发酸,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些年轻同事,让我看到,环保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看着大家兢兢业业,心疼的同时,也为有这样的工作伙伴感到骄傲。”武汉市辐危中心主任龚源如是说。
数据显示,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协调各方将医废处置能力由原来的50吨/日提升至260余吨/日,将运输能力由原来的24台车辆增加至高峰时段的90余台车辆,将医疗废物暂存面积增加至15000平方米。疫情期间,武汉市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约1.04万吨,实现了“日产日清、应处尽处”。